1979年3月5日之后,随着对越自卫反击战的逐步结束,许多参战部队开始陆续撤回国内。边疆各地的群众纷纷聚集,热烈欢迎这些为国出征的英雄们归来。这时,虽然战斗已经进入尾声,但仍有一些兄弟部队驻扎在越南,执行扫尾任务。50军150师向上级提出请求,表达了希望带队进入越南实战训练的愿望,寻求在实际战斗中锻炼新兵。
面对这支大部分没有实战经验的部队,广州军区前指认为,战斗已接近尾声,让士兵们去锻炼一下倒是个不错的主意。于是,150师被迅速派上了前线。然而,没想到的是,越南军队的反击异常激烈,150师遭遇了越军的伏击,导致战斗陷入混乱。更糟糕的是,部队指挥层做出了不负责任的决策,最终造成200多名士兵被俘,8连的两名负责干部冯增明和李和平甚至带领连队集体投降。
当时,广西前线司令员许世友稍显松懈,正在悠闲地看着香港的武打片。突然,参谋人员送来急电,告知150师的情况,许世友顿时脸色铁青,愤怒地说道:“简直就是丢了中国军队的脸!”
展开剩余83%一、扫尾阶段的惨重损失
1979年2月17日清晨,历时28天的对越自卫反击战正式拉开帷幕。中国人民解放军动用了20多个步兵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占了谅山,为中国的战略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成功地打击了越南黎笋政府的嚣张气焰。在这场战斗中,我军凭借着压倒性的兵力与火力,成功地达成了战斗目标。
然而,随着1979年3月5日中央军委下令撤军,战局发生了转变。我军开始逐步撤回国内的同时,越南方面也开始接收部分战俘。据悉,参与战斗的50余万中国军队中,虽然大多数士兵安然归国,但依然有数百人失踪。部分人员在战斗中牺牲,部分因为伤病被困在越南,亦有一些士兵成为战俘。此时,越方手中约有不到40名中国战俘,多数为伤病员,而中国方面则俘获了数千名越南军人,形成了极为鲜明的俘虏人数对比。
然而,这种局面并未维持太久。随着扫尾工作的推进,中国军队也遭遇了重大损失。由于150师在未经过充分训练和准备的情况下投入战斗,导致在后期的扫尾阶段,近80%的我方战俘落入敌手。
随着各参战部队陆续回国,受到了群众的热烈欢迎。50军150师也跃跃欲试,提出请求希望能深入越南境内执行扫尾任务,同时为新兵提供实战锻炼的机会。对150师来说,这无疑是一次难得的战斗经验,广东军区前指便同意了他们的请求。
然而,实际情况却并不如想象中的顺利。面对的依旧是顽强抵抗的越南军队,虽然他们已经在战场上被我军打得落花流水,但依然顽强拼搏。150师作为一支新组成的部队,指挥能力与战术经验相对匮乏,这让他们在与越南军队交战时处于极其不利的境地。
由于150师在战前刚刚进行扩编,士兵数量从6000人增加至10000人,急需大量新任命的干部来填补空缺。因此,原本的连排长被迅速晋升,连队的老兵也被提升为班长或副班长。尽管这些士兵具备一定的军事经验,但由于提拔过于迅速,他们的指挥能力和军事素质并没有得到充分的锻炼。
3月11日中午,150师448团进入越南高平市以南约40公里的班英地区。由于缺乏经验,警戒部队和尖兵未能及时发现越南军队的埋伏,结果直接走入了越军的设伏阵地。越军趁机发动伏击,双方激烈交火。然而,由于指挥混乱,448团未能果断反击,错失了最佳的反击时机。与此同时,越军并不打算长时间纠缠,迅速撤离并转移阵地,致使我方一度搞不清敌人的动向和兵力部署。
在敌情未明的情况下,150师做出了“边打边撤”的决定。表面上看,这一决定似乎合理,但实际操作中,由于撤退路线过于集中,部队在行动中遭受了更大的损失。尤其是在撤退途中,1连和8连被越军紧紧追击。面对越军猛烈的火力,撤退队伍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在448团收到增援的消息时,误以为可以顺利撤离。然而,越南军队在重要的山口和出口处设下了伏击,导致448团陷入重围。团前指、二营的1000多名士兵与越南军队展开了激烈的对抗,却无法逃脱包围圈。最终,448团失散了542人,丢失了407支枪支,200多人被俘,其中包括团参谋长、二营教导员以及十余名排长。
更令人愤怒的是,8连的冯增明与李和平竟然在此时带领连队集体投降。这样的举动极大地损害了中国军队的威信,也让许多人对这支部队产生了质疑。
二、第五次战俘交换的突发事件
1979年5月初,国际红十字会的调解下,中越双方开始交换战俘。根据交换名单,中国方面的战俘共有239人(其中1人在拘禁期间因伤病去世),而越南方面的战俘则高达1636人。5月19日,我军根据人道主义原则,提前遣返了一部分越南战俘。
5月21日,中越双方正式开始交换战俘。在此次交换过程中,双方都邀请了外国媒体到场监督,确保交换过程的透明和公正。然而,在这一过程中,一件突发事件让越南方面陷入尴尬。
当我方战俘跨过分界线时,立即脱下了越南方面发给他们的衣服,狠狠地踩在地上,并愤怒地将其扔回越南方向。这一行为,表达了他们对敌人暴行的愤恨。随后,这些士兵跑向等待已久的战友,几人抱在一起失声痛哭。而另一边,越南的战俘回到营地后,面对我方赠送的物资,如毛巾和杯子,却被迫扔掉。然而,由于越南物资匮乏,许多战俘舍不得这些物品,甚至悄悄拾回,令越南政府十分尴尬。
6月22日,双方约定进行第五次,也是最后一次战俘交换。在这一交换过程中,一名名叫许开良的战俘突然站出来,发表了声明,表示他愿意永远留在中国,拒绝返回越南,并指责越南黎笋政府的背信弃义。这一声明迅速引起了国际媒体的关注,越南政府的形象遭到重创。
面对这一突发事件,越南政府急于恢复颜面,立即找来一名曾经叛逃的士兵刘玉(后查明其真名为冯发全),让他宣读了一份谴责中国侵略越南的声明。此举显然徒劳无功,因为叛逃者和战俘身份截然不同,外界很快就看透了这一操作的虚伪。
此次交换共涉及238名我军士兵,这些士兵回国后,接受了体检和审查,部分士兵被重新安排回到原部队,而那些在被俘期间出现变节行为的士兵,则受到了严肃处理。150师448团8连的两名负责任干部冯增明和李和平被判处十年有期徒刑。这些变节者,无论如何无法逃脱应有的惩罚。
结语
通过这次
发布于:天津市万隆优配-股票小额配资-网上股票配资-配资公司网站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