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满天下,自家结苦瓜。”
身为教师的妈妈,能将无数学生引上正途,无论资质如何的孩子都能被她教得有模有样,可偏偏面对自己的儿子,却像遇到了无解的难题,始终找不到合适的教法,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01桃李满天下的老师,却教不好自家娃?
看着儿子涛涛的成绩单,涛涛妈妈几乎喘不过气 。
语文 22 分、数学 15 分、英语 20 分,所有科目加起来不足 70 分,排名稳居倒数第一。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作为五年级班主任的她,班上学生单科成绩均在 85 分以上。这种差距让她既生气又委屈。
在学生家长眼中,她是教学水平卓越的好老师;但在涛涛爸爸心里,她却成了 “偏心” 的坏妈妈。爸爸常在家中指桑骂槐,暗讽她只对学生用心、博取好名声,对亲生儿子却 “放任不管”。
展开剩余78%面对嘲讽,妈妈想辩解却无力,儿子的成绩就是最 “有力” 的证据,她只能把泪水偷偷咽进肚子。
妈妈始终想不通:自己对涛涛和学生用了 “一样的教法”,她搜罗整理各种教学资料和方法,使出浑身解数,可儿子的成绩就是上不去。
更让她担忧的是涛涛的学习态度:
■ 上课分心走神、玩笔、踢凳子是家常便饭;
■ 写作业像“催命”,喊半天写不出一个字;
■ 甚至越来越不听话,妈妈说什么都要对着干,常常把人气到崩溃。
无奈之下,妈妈尝试了传统的 “棍棒教育”,但无论怎么打骂,涛涛还是老样子。看着教不会也管不了的儿子,她开始怀疑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负责程度。
在一次聚会中,妈妈向好朋友倾诉了自己的烦恼。朋友听完后,提议她带涛涛去医院检查,“说不定是孩子身体哪里出了问题”。
于是,在朋友的推荐下,母子俩来到太原天使儿童医院找张新岗主任寻求帮助。诊室里,妈妈详细讲述了儿子的表现和自己的教育方法,希望能找到问题的根源。
听完妈妈的叙述,张主任初步推测涛涛可能患有多动症。随后,经过一系列专业检查,结合各项分析报告综合研判,最终确诊:涛涛患有多动症。
听到结论,妈妈满脸疑惑:
“多动症不就是‘好动’吗?这和成绩差有什么关系?”
针对妈妈的疑问,张主任耐心解释:
好动确实是多动症孩子的特征之一,但很多家长不知道,多动症孩子的成绩普遍较差(也有例外),这也是多数家长带孩子就诊的首要原因。而成绩差主要受以下 3 点影响:
02成绩差的背后,藏着 3 个关键原因
01注意力不集中
多动症孩子因前额叶皮层调节不足,无法长时间集中注意力。上课无法专注听讲,知识自然学不进去;考试时注意力不在试卷上,要么写不完,要么错题漏题,成绩必然不理想。
02工作记忆能力不足
工作记忆是短时间内存储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多动症孩子的大脑难以同时处理多条信息,导致背诵课文、公式时耗费大量精力且容易遗忘;解答数学题、写作文时,还会出现步骤错误、思路混乱、逻辑不连贯等问题。
03组织规划能力差
不少多动症孩子表现为行为懒散、房间脏乱,这正是组织规划能力差的体现。反映在学习上,就是无法合理安排时间,不知道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写作业拖拖拉拉;甚至到了考试才发现很多知识点没复习,进而因焦虑影响发挥。
听完张主任的解释,涛涛妈妈如释重负 —— 原来不是自己偏心或不尽责,而是孩子多动症影响了学习。
她终于洗清了 “冤屈”,也有了回击爸爸嘲讽的底气。
医生有话说
最后,张主任提醒涛涛妈妈及各位家长:
多动症是一种神经发育性障碍,需要长期规范治疗。在日常的生活与学习中,家长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信任孩子,和孩子结成同盟;
先稳定自身情绪,再帮助孩子;
用解决问题代替批评、讲道理;
合理要求,目标单一、明确;
及时表扬、奖励,帮助孩子塑造好习惯;
如果孩子确诊为多动症,除了特殊照顾及专业的治疗,家长也要照顾好自己的情绪,多点耐心、多点理解。
发布于:山西省万隆优配-股票小额配资-网上股票配资-配资公司网站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