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和武警是两支独立的现役武装力量,尽管它们没有隶属关系,但解放军军官和武警警官之间的任职调动还是存在的,尤其是在高级将领之间,这种调动比较常见。例如,徐永清从副大军区级的兰州军区副政委晋升为武警政委,刘振立从正军级的38集团军军长转任武警部队参谋长,杨振国从副军级的北京卫戍区政治部主任升任武警第二机动总队政委等。此外,虽然这种跨军种调动较为少见,但也有一些非将官级的师级干部完成跨军种转任的例子,其中比较著名的便是高均起将军。他从南京军区1集团军2师的正师级政委,升任为武警浙江省总队副军级政委。
高均起,1949年3月出生于河北省保定市雄县。他的军旅生涯并非一开始便与武警有关系,反而是在步入军营的初期,他被分配到了驻扎在河南开封的武汉军区第1军。在这里,他成为了一名炮兵战士,隶属于1师炮兵团122榴炮1营2连。此后,高均起的炮兵生涯持续了二十多年。在此期间,由于武汉军区第1军在1975年6月与驻防浙江湖州的南京军区第20军进行了防区调换,高均起得以在两个不同的大军区服役,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展开剩余71%随着调动,高均起随1军换防到浙江湖州,并转隶至南京军区。在接下来的近十年里,他凭借不懈努力,逐步从一名普通的战士,晋升为班长、排长、连副指导员、政治部组织科干事,最终成为了正连级、副营级军官。1980年代初期,南京军区开始参与对越防线的轮战任务,这对于高均起来说是一次重要的经历。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南京军区于1984年接到轮战命令,派出了1军1师、12军36师等部队,前往云南文山、砚山等地与敌人进行轮番交战。
当时的高均起已经是副团级干部,担任1师炮兵团122榴炮1营的教导员。1983年6月,他被任命为1军1师炮兵团副政委,并参与了战场上的指挥工作。通过这次轮战,高均起不仅积累了宝贵的指挥经验,还获得了上级的高度评价,成功晋升为正团级的1师炮兵团政委。此时的南京军区第1军刚刚完成了改制,成为第1集团军,战时的表现令高均起获得了进一步的晋升。
尽管他在1师的工作表现出色,但令人意外的是,高均起并未继续在1师任职,而是在1990年8月被调任为第1集团军2师副政委,并在3年后晋升为政委。虽然2师的地位相对较低,远不如1师那样的甲种摩步师,但这段任职经历实际上预示着高均起未来的平稳职业道路。1996年,随着军队的改革,高均起领导的2师被改编为武警机动2师,直接隶属于武警总部,并脱离了1集团军的建制。
此时,高均起并未继续担任2师的政委,而是在1998年4月转任武警浙江省总队政委。在此之前,高均起在解放军服役多年,对浙江省的情况非常熟悉,因此被安排到浙江省的武警部队也并不意外。此番调动标志着高均起从解放军的野战部队转到了武警部队,虽然离开了传统的作战部队,但他依然得到了进一步的晋升,并逐渐进入共和国的高级将领行列。
1999年7月,高均起成功晋升为武警少将警衔,成为共和国的军级将领之一,开启了他在武警系统的新篇章。武警浙江省总队自成立以来,承担着重要的内卫任务,随着职责任务的扩展和兵力的增加,逐步升格为副军级单位,这使得高均起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然而,尽管他很早就晋升为武警将官,并在多个武警单位担任高级职务,然而却未能晋升至武警中将。
高均起的职业生涯中,先后在武警浙江省总队、武警黄金指挥部、武警总部后勤部等单位担任领导职务,并在多个岗位上与其他将领共同合作。特别是在2003年6月,他晋升为正军级将领,参与了武警黄金指挥部的工作。2005年,他转任武警总部后勤部政工主官,直至2009年5月退役。在此期间,他与诸如薛国强、何映华等将领携手共事,为武警部队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通过这一系列职务的变化与晋升,高均起的职业道路展现了他在不同岗位上的稳定与出色表现,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跨军种转任并晋升为共和国将官的成功范例。他的经历证明,无论身处哪个岗位,专注与坚韧始终是成就伟大事业的关键。
向高均起将军致敬!
发布于:天津市万隆优配-股票小额配资-网上股票配资-配资公司网站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